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太好用!教你几招Python魔法方法的妙用

itomcoil 2025-04-10 23:48 10 浏览

专注Python、AI、大数据,请关注公众号七步编程!

Python是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满足一个需求,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法。正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各种串联满足很多复杂的逻辑,因此,对代码可读性关注度不高的开发者而言,会编写出很多复杂而令人难以理解的代码。

Python语法本身虽然简单,但是要想实现可读性高,让其他开发者能够轻松理解的代码却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学习和加强的技能。

而在这众多技能中,魔法方法(Magic Methods)便是其中一个很棒的选择,它允许用户在定义类的时候能够使用内置运算符和关键字,让使用类的方法更加直观明了。

魔法方法

如果你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Python,那么一定了解或者接触过魔法方法。

魔法方法是一种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一种特殊方法,在使用类的时候非常常见,例如,经常会用到的__init__。它的功能是作为构造函数,能够在类初始化时调用,你可以在初始化方法中定义一些初始化变量、初始化操作,当执行到类内部时,它会首先执行这些方法。

当然,魔法方法远不至于__init__,为了帮助大家理解Python魔法方法的价值,本文就以一个示例来开始本文的讲解。

下面通过实现一个名为TimePeriod的类,来看一下如何使用Python魔法方法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可读性更高。

基础的TimePeriod类

下面TimePeriod主要实现2个方法:

  • 时间的增加
  • 时间的比较

基础的实现方法大多会是下面这样:

class TimePeriod:

    def __init__(self, hours=0, minutes=0):
        self.hours = hours
        self.minutes = minutes

    def add(self, other):
        minutes = self.minutes + other.minutes
        hours = self.hours + other.hours

        if minutes >= 60:
            minutes -= 60
            hours += 1

        return TimePeriod(hours, minutes)

    def greater_than(self, other):
        if self.hours > other.hours:
            returnTrue
        elif self.hours < other.hours: returnfalse elif self.minutes> other.minutes: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实现addgreater_than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增加和对比时间大小。

或许,从这段代码中看不出有任何问题。接下来,我们使用这个类来看一下。

time_i_sleep = TimePeriod(9, 0)
time_i_work = TimePeriod(0, 30)
print(time_i_sleep.greater_than(time_i_work))
# True

这段代码在执行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报错。但是,如果你想要执行更为复杂的操作,例如,2个时间段加和再和另外2个时间段的加和进行对比,类似于A+BC+D进行比较,如果使用上述这个类,对比会是这样的:

time_i_sleep.add(time_i_watch_netflix).greater_than(time_i_work.add(time_i_do_chores))

这样看上去是不是非常复杂?

即便是作为一名聪明的开发人员,把这段代码拆开执行,也会像下面这样复杂:

time_spent_unproductively = time_i_sleep.add(time_i_watch_netflix)
time_spent_productively = time_i_work.add(time_i_do_chores)
time_spent_unproductively.greater_than(time_spent_productively)

魔法方法实现方式

其实在Python中,很容易就可以实现上述功能,Python内置的有2个魔方方法__add____gt__分别对应于+>运算。

现在,通过魔法方法来修改一下上面的类:

class TimePeriod:

    def __init__(self, hours=0, minutes=0):
        self.hours = hours
        self.minutes = minutes

    def __add__(self, other):
        minutes = self.minutes + other.minutes
        hours = self.hours + other.hours

        if minutes >= 60:
            minutes -= 60
            hours += 1

        return TimePeriod(hours, minutes)

    def __gt__(self, other):
        if self.hours > other.hours:
            returnTrue
        elif self.hours < other.hours: returnfalse elif self.minutes> other.minutes: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现在,再来进行一下对比运算:

(time_i_sleep + time_i_watch_netflix) > (time_i_work + time_i_do_chores)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更加容易理解和阅读了?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加入更多魔法方法,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

例如,你想比较2个时间是否相等,会用到==运算,这时候你可以使用魔法方法__eq__,具体实现如下: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self.hours == other.hours and self.minutes == other.minutes

Python魔法方法不止有算术运算和和比较运算,还有其他很多丰富的功能。例如,__str__,可以创建易于理解类的字符串。

def __str__(self):
    returnf"{self.hours} hours, {self.minutes} minutes"

如果你需要,还可以通过__getitem__把类转化成字典: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if item == 'hours':
        return self.hours
    elif item == 'minutes':
        return self.minutes
    else:
        raise KeyError()

这样,可以把很多字典的优质特性加入到类中,可以像访问字典一样去访问类的属性。

其他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魔法方法,Python还有很多魔法方法值得使用。本文不再逐一举例,下面介绍一下一些常用方法的功能,需要的可以在以后编码中用一下。

  • __new__:初始化类的实例时会调用__init__方法,而在实际创建实例时会更早地调用__new__方法。
  • __call____call__方法允许我们的实例像方法或函数一样可调用。
  • __len__:这允许你自定义Python内置len()函数。
  • __repr__:这类似于__str__ 魔法方法,它允许你定义类的字符串表示形式。但是,区别在于__str__是针对最终用户的,它提供了一个更加用户友好的非正式字符串,而__repr__是针对开发人员的,并且可能包含有关类的内部状态的更复杂的信息。
  • __setitem__:前面示例中我们已经看过__getitem__方法,它主要用于获取键值,而__setitem__则用于设置键值。
  • __enter____exit__:这两种方法通常一起使用,可以将你的类用作上下文管理器,实现类似Python中with语句的功能。

总结

Python虽然语法方面简单,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Python开发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积累,不断学习这些书籍和教程之外的知识,来提升你代码的规范性、可读性,这些小技能都是需要留意、必不可少的。

相关推荐

Python合集之Python字符串常用操作(一)

在上一节的合集中,我们了解了Python集合增删改及集合间运算的相关知识,本节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一下Python字符串的常用操作的相关知识。1.拼接字符串使用+运算符可完成对多个字符串的拼接,+运...

Python 入门系列——17. tuple 简介

tupletuple常用来将多个item放在一个变量中,同时tuple也是python4个集合类型之一,其他的三个是:List,Set,Dictionary,它们都有自己的用途和场景。tupl...

Python基础 - 变量的作用域(python中变量由什么组成)

变量的作用域决定了变量在程序中的可见性和生命周期。在Python中,变量的作用域有以下几种:局部作用域(当前函数内部)嵌套作用域(外层函数)全局作用域(模块级别)内置作用域(Python的内置函数和内...

Python中冷门但非常好用的内置函数

Python中有许多内置函数,不像print、len那么广为人知,但它们的功能却异常强大,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效率,同时提升代码的简洁度,增强可阅读性Countercollections在pytho...

Python常用函数整理(python常用函数大全pdf)

以下是Python中常用函数整理,涵盖内置函数、标准库及常用操作,按类别分类并附带示例说明:一、基础内置函数print()输出内容到控制台。pythonprint("Hello,World!")#...

新手易犯错的地方Python作用域(python作用域和命名空间)

好多新手一开始比较容易犯错的地方理解作用域对于编写高效的python代码十分重要现在就讲下四种作用域,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局部作用域(Local)-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嵌套作用域(Enclosin...

函数与模块:Python编程中的核心工具

一、函数的定义与核心概念1.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封装可重复执行代码的模块化单元,通过命名的方式组织代码逻辑,实现代码复用和功能解耦(将不同功能独立开来,减少代码之间的依赖关系)。其基本语法结构为:de...

太好用!教你几招Python魔法方法的妙用

专注Python、AI、大数据,请关注公众号七步编程!Python是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满足一个需求,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法。正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各种串联满足很多复杂的逻辑,因此,对代码可读性关注度不...

深入解析Python中的range()函数(python里面range函数)

range()是Python中一个非常基础且功能强大的内置函数,广泛用于循环控制和数字序列生成。它在迭代、索引处理和循环次数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从基础用法到高级技巧,全面解析range()的使用...

站长在线python精讲在Python中使用len()函数计算字符串长度详解

欢迎你来到站长在线的站长学堂学习Python知识,本文学习的是《在Python中使用len()函数计算字符串的长度详解》。本知识点主要内容有:在Python中使用len()函数计算字符串在UTF-8编...

linux工作中常用之必备基础命令(二)

1、clear命令功能说明:清屏。举例:clear;ctrl+l2、who命令功能说明:当前在本地系统上的所有用户的信息举例:whoami;who3、uptime命令功能说明:查询系统...

CentOS7装Ollama,本以为小菜一碟,没想到掉坑里了!

今天准备在CentOS7上安装Ollama,原本以为是小事一桩。哪想还是遇上了点小麻烦。因为在Windows上安装Ollama太小儿科了,上ollama.com网站下载程序,一键安装即可,最多就是设...

Linux下 sudo命令(linux里sudo怎么用)

平常使用Linux的时候,都是用普通用户登录执行命令,但是有些命令需要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切换到root用户去执行,就需要输入root密码,为了系统的安全性,应该尽可能少的直接在终端上输入roo...

CentOS7.3 Linux系统中杀死进程的方法

CentOS7.3学习笔记总结(二十四)-Centoslinux系统中杀死进程的方法在工作中,我常常需要终止有问题的进程,一般通过程序的关闭命令把进程关闭掉,这是最安全的方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无法...

Linux(CentOs7)防火墙命令,两种使用方式示例

一、CentOs7关闭防火墙的命令1:查看防火状态systemctlstatusfirewalldserviceiptablesstatus2:暂时关闭防火墙systemctl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