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python的3个基本语句,语法真的很基础,但有些酷的语法你用过?

itomcoil 2025-07-23 15:15 7 浏览

针对python中最常用的三个基本语句,虽然平时工作中一直在使用,但是有些细节方面,之前还是没有注意到,故对这三个基本语句做个记录 。

赋值语句

变量的赋值可以理解为往小罐子里存放数据,然后再给小罐子上贴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是变量名 。具体格式:

  • 基本赋值
语法:
    var_name = value    
实例:
    a = 10              #将数字10赋值给a
    b = 12.1            #将小数12.1赋值给b
    c = "myweb"         #将字符串myweb赋值给c
    d = None            #将None赋值给d

多个变量赋值

除了以上的赋值,我们也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如

a,b,c,d=10,12.1,'myweb',None            #效果等同于上面的四行代码

还可以这样赋值

one,two,three,four='abcd'
print(one)
print(two)
print(three)
print(four)
#输出
a
b
c
d

相当于是把abcd拆分成四个字符串赋值给前面的四个变量,所以当字符串不是4个的话就会报错。

对其它数据类型的赋值

a = 10 + 2              #a = 12
b = a + 6               #a = 18

以上语法,同样注意左右两边的对称性,即左边的变量名要和右边的一致,否则会报错 。

变量的值使用表达式

变量的值也可以是使用表达式表示,将表达式运算后的值赋值给变量

a = 10 + 2              #a = 12
b = a + 6               #a = 18

增强赋值

可以使用如下语句使代码更简洁

a=10
  • 变量的使用
  • 使用变量时,只需要访问其变量名就可以了 。如

    a,c = 10,"myweb"
    print(a)        #输出:10
    print(c)        #输出myweb
    • 变量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就探究下它的存取过程,变量被赋值后,python将变量存到了内存中,我们可以通过id()方法查看它的内存地址 。

    a = 10
    b=12.1
    c=a
    d=12.1
    print("a的地址:",id(a))
    print("b的地址:",id(b))        
    print("c的地址:",id(c))
    print("d的地址:",id(d))
    print("a的地址和c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id(a) == id(c))
    print("b的地址和d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id(a) == id(c))

    运行结果:

    a的地址: 1493882048        
    b的地址: 47309616
    c的地址: 1493882048
    d的地址: 47309616
    a的地址和c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True
    b的地址和d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True

    对上面的运行结果说明一下:

    • a=10 ,内存区中创建地址为1493882048,其对应的值=10,并且将a指向了这个内存地址 ;b的原理一样,不再说明 。
    • c = a,c和a的地址一样,都指向了1493882048的这个地址。
    • d=12.1 因为该数据在内存中已经开辟了一片内存空间,它的地址就是47309616 ,所以当再声明变量为12.1的时候,其实就是把d指向了该内存地址上 。

    把上图做一个比喻,我们买东西去取快递时,工作人员会和我们要一个取件码,通过这个取件码,工作人员就能到某个货柜上的窗格中找到对应的包裹。那么,这里的取件码就像我们这里的变量名,某个货柜的窗格就像内存地址,而窗格内存放的包裹就像是数据 。

    • 总结

    最后通过一张图来对变量的赋值和使用进行说明 。

    条件语句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做各种各样的判断,比如,如果今天下雨,我就要带雨伞;如果21点能从公司出发,就坐地铁,否则就打车 。把以上的情况放在对应场景APP的中,那么它就需要使用条件判断语句 。

    在条件语句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if 单分支

    第一种最简单的条件判断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执行的代码块前有缩进(tab键),一般开发工具会自动帮你缩进。

    if 该条件为真:
        执行的代码块。

    以上的代码说明,当if语句后的判断成立,将执行其下的代码块 。

    • if 多分支

    以上的情况属于最简单的条件判断,实际情况是我们会进行多次判断 。这时我们就会用到多分支 。多分支的格式如下:

    if 条件判断1:
        代码1
    elif 条件判断2:
        代码2
    elif 条件判断3:
        代码3
    else:
        代码4

    对以上语法格式的几点说明:

    • 执行的代码是从上往下判断,当在某个判断为真的情况下,进入该代码块执行,执行完毕后退出,后面的判断就不再往下走了
    • 条件判断并不仅仅是两个值的比较,也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值或变量 ,还可以是多个运算结果得出的一个值 。不管怎样,最终都是得到一个boolean值 。
    • 代码块的代码是都是具有相同缩进量的若干行代码组成。

    如果两个值比较,可以使用的运算符有:

    # 2.多条件判断
    score = 76
    if score >= 90:
        print("优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输出结果:及格

    它的执行过程如下:

    • if 嵌套

    同样在if语句块内还可以再次嵌套if语句,嵌套格式:

    if 条件判断1:
        if 条件判断2:
            代码1
        elif 条件判断3:
            代码2
        else:
            代码3
    elif 条件判断4:
        代码3
    else:
        代码4

    代码示例:

    #3.嵌套
    url = "http://www.baidu.com"
    if r'http://' in url:
        print("HTTP协议的url")
        if "www.163.com" in url:
            print("网易")
        elif "www.baidu.com" in url:
            print("百度")
        else:
            print("不知道")
    else:
        print("其它协议")
        
    结果输出:百度
    • 各数据类型的返回值

    对if 或elif 后面的条件判断语句,也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的值(运算后的值),根据它们的值,python也能判断它是True还是False。

    • 数字或浮点数,0或0.0返回False,其它值返回True
    • 字符串,对于空字符串为返回False,其它值返回True
    • None,对于None返回False,非None值为True
    • 列表|元组|字典,对于空列表,空元组,空字典都是返回False,非空值返回True.
    a = 0
    if a:
        print("整数0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整数0返回的是False")
    b = ""
    if b:
        print("空字符串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字符串返回的是False")
    c = None
    if c:
        print("None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None返回的是False")
    d=[]
    if d:
        print("空列表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列表返回的是False")
    e=()
    if e:
        print("空元组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元组返回的是False")
    g={}
    if g:
        print("空字典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字典返回的是False")

    运行结果:

    整数0返回的是False
    空字符串返回的是False
    None返回的是False
    空列表返回的是False
    空元组返回的是False
    空字典返回的是False
    • 其它方式的条件语法写法

    在python有很多的语法是非常灵活的 ,比如条件语句可以这样写:

    将if else放在一行

    语法:
        <return_true> if <condition> else <return_false>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语文成绩好" if 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else "数学成绩好"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也可以and或or来表示,和上面的效果是一样的

    语法:
        <conditional_exp> and <return_true> or <return_false>   #注意:表达式中不包含if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and '语文成绩好' or '数学成绩好'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也可以通过元组+列表形式来判断,前面是元组,后面是列表

    最简单的形式:()[]

    语法:
        (<return_false>, <return_true>)[condition_exp]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数学成绩好','语文成绩好')[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通过字典+列表来进行判断,前面是字典,后面是列表

    语法:
        {True: <return_true>, False: <return_false>}[<condition_exp>]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True:'语文成绩好',False:'数学成绩好'}[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循环语句

    当我们遇到如下的需求时,一个列表中全是数据,要求从列表中取出最大数据 。这个需求用python实现的话,就得需要用到循环,将列表的每个数据都循环一次,然后将最大的数据保存并打印 。

    有关for循环中用到常用的知识点如下:

    在python中有两种循环,分别是:for循环和while循环 。

    • for循环

    for循环中主要用来遍历序列中的元素,如,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或集合 。

    语法格式如下:

    for 循环变量 in 序列
        代码块
    else:                   #注意:这个else及后面的代码块可以忽略
        代码块1

    针对for循环的运行流程图:

    实例:对列表中的数字进行相加操作

    # 1.for循环
    result = 0
    for x in [3,5,8,12,2]:
        result += x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30

    除了以上循环,有的循环变量会是两个值,比如字典,每次都会返回键值对。

    d = {'a':123,'b':234,'c':345}
    for key,value in d.items():         #获取键值对的序列
        print("{}的值是:{}".format(key,value))

    运行结果:

    a的值是:123
    b的值是:234
    c的值是:345
    • while循环

    while循环是加了个条件判断,如果条件判断,当条件为真时,执行代码块,条件为假时,终止循环 。若条件一直为真时,就会一直循环下去 。

    while循环的语法格式:

    while 条件语句(condition):
        代码块(statements)……

    while循环的执行流程如下:

    实例:打印1~5的所有数字

    a = 1
    while a <= 5:
        print("a的值:",a)
        a+=1

    输出效果如下:


    range()方法

    如果你需要遍历数字的序列,可以使用内置函数range(),它会自动生成一个数列。

    range()函数的语法格式:

    range(start,end,step)
    • start:代表数列的开始索引,包括开始索引。此参数若省略,默认从0开始
    • end:代表数列的结束索引,不包括结束索引,必填
    • step:步长,每次跳跃的步数 。此参数若不填写,默认步长为1

    示例:打印1~10数字

    for x in range(11):             #这里的range(11) 其实就等于  range(1,11,1)
        print("输出的值为:",x)

    运行结果:

    输出的值为: 0
    ...             #省略中间
    输出的值为: 10
    • break和continue

    当我们希望终止循环或者跳出当前循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break和continue来实现 。 break和continue一般都会放在if语句内 ,用于对某一条件判断为真或为假时,所要进行的后续操作 。

    break语句

    break语句用例终止当前循环,当执行的循环体遇到break语句后,就会终止当前循环。

    示例:在如下的列表中寻找'lisi'的字符串,找到后打印并终止循环 。

    lst = ['zhangsan','lisi','wangwu','zhaoliu']
    for x in lst:
        if 'lisi' == x:
            print("找到了,终止循环!!!")
            break

    运行结果:

    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主要用来跳过当前循环,当遇到continue语句后,其后面的代码将不再执行,直接返回到条件表达式。

    示例:将以下列表的数中相加,但是3除外(也就是遇到3跳过)

    lst = [2,3,5,3,6]
    sum = 0
    for x in lst:
        if 3 == x:
            print("遇到3了,后面的代码将不在执行")
            continue
        sum += x
    print(sum)

    运行结果:

    总结

    最后,我们再对以上的用法做个简单的总结 ,可以通过下面的图来说明。

    相关推荐

    Python高效数据处理——从基础方法到性能优化

    数据处理是数据分析的核心环节,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显著提升代码性能。本文将深入介绍Pandas中的各种数据处理技术,并分析它们的性能特点。使用apply方法应用自定义函数apply是Pandas中最灵...

    正态分布-置信区间计算(正态90%置信区间)

    统计学有两大主要分支,分别是描述性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学用于描述和概括数据的特征以及绘制各类统计图表。总体数据,往往因为数据量太大而难以被获取,所以就有了通过较小的样本数据推测总体特性的推断...

    一篇文章搞定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创建训练数据集的方法

    基础数据准备训练所需要的数据集合都存储在数据库中,还有部分文本文件首先对数据进行分类结构化存储[因为涉及到的是多分类问题]整理并存储原始数据集使用numpy将所有需要数据读取出来splitlines(...

    向量搜索之 k-means 算法(annoy向量检索)

    一直好奇向量数据库的索引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可以推断向量搜索的简单实现:把数据存入向量数据库时,会计算每个分段文档的向量(文档向量),然后把分段文档和文档向量同时存入向量数据库。从向量数据库中搜索文档时...

    融合贝叶斯生存模型与Transformer注意力的客户重参与策略优化

    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成三种核心技术的下一代智能优惠券分发系统:基于贝叶斯生存模型的重购概率预测、采用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利润预测模型,以及用于策略持续优化的Dyna-Q强化学习代理。该系统构...

    用Deepseek编写代码计算今天大乐透开奖号码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示例代码,用于分析大乐透历史数据并生成可能的号码组合。请务必注意:这仅是统计学模拟,无法真正预测开奖结果,所有结果均为随机性参考。代码实现步骤1.数据准备(模拟数据)假设...

    拆解特斯拉L2家用充电桩:技术细节太多了

    本文是对第三代特斯拉家用充电桩(L2级)的拆解分析报告。深入探究该充电桩的内部结构、设计特点、性能参数等内容。产品概述设备为第三代特斯拉家用充电桩,属于Level2充电器,是特斯拉推出的家用充电设备...

    《光环5》2月更新“战锤风暴”正式推送“枪林弹雨”模式即将到来

    今天(2月25日)微软和343工作室正式向Xboxone玩家推送了《光环5》的2月更新补丁“战锤风暴HammerStorm”。本次更新包括了1张全新Arena竞技场地图Torque;3个全新游戏模式...

    Spring Boot(十一)Redis集成从Docker安装到分布式Session共享

    一、简介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Redis也是技术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中间件,它是「...

    Mac 基于HTTP方式访问下载共享文件,配置共享服务器

    方法一:使用Python的SimpleHTTPServer进行局域网文件共享Mac自带Python,所以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一条命令即可1):进入需要共享的文件夹,如Public文件夹cd/Us...

    移动端性能专项测试之 CPU(移动端cpu天梯图2020百度贴吧)

    指标背景很多场景下我们去使用App,可能会碰到手机会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因为CPU使用率过高、CPU过于繁忙,会使得整个系统无法响应用户,整体性能降低,用户体验变得相当差,也容易引起AN...

    如何三天学会Phyton?这篇文章教你快速编程入门

    Phyton作为一门常用的语言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应用,很多人都想学习这门语言,那么我们就开始从头学习这门语言吧!首先你需要在官网下载你的Phyton的编程工具,也就是下载你的解释器!登录Phyton官网...

    学习Python第一天 ---Hello World

    引言人生苦短,请用Python(3.+)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使用Python语言进行"代码粘合"和"数据分析"变得非常方便,而且Python在"爬虫"...

    mysql的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mysql并发情况下怎么解决)

    认识MVCCMVCC是英文Multi-VersionConcurrencyControl多版本并发控制的首字母简拼。在上文MYSQL事务隔离级别中,我们已经知道,在可重复读的级别下,不管其他事...

    爆炸,MySQL9.0大版本发布,我严重怀疑,它是不...

    MySQL在本月发布了9.0大版本,作为MySQL的忠实粉丝,简单说下这次大版本更新。1.企业版,支持JS存储程序(JavaScriptstoredprograms)了。例如,可以像这样定一个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