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写 Python 七年才发现的七件事:真正提高生产力的脚本思路

itomcoil 2025-08-03 05:29 3 浏览

如果你已经用 Python 写了不少脚本,却总觉得代码只是“能跑”,这篇文章或许会刷新你对这门语言的认知。以下七个思路全部来自一线实战,没有花哨的概念,只有可落地的工具与习惯。它们曾帮我省下大量无意义的调试时间,也让我在同事面前少说了几句“我再看看日志”。


让脚本自己爬起来的“自愈”模式

场景:

  • 连续抓取一万条商品信息,跑到两千条时突然报错退出;
  • 数据同步任务跑着跑着网络断了,整晚白跑。

过去我的做法:手动重跑、手动定位断点,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继续。

现在:给主逻辑加一层“自愈”循环,崩溃后自动从失败位置继续。

import time, traceback

def task(start_index):
    for i in range(start_index, 100):
        print(f"Processing {i}")
        if i == 42:
            raise Exception("Boom!")  # 模拟异常
        time.sleep(0.5)

def run_resilient_task():
    last_index = 0
    while last_index < 100:
        try:
            task(last_index)
            break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rror occurred:", e)
            print(traceback.format_exc())
            last_index += 1          # 关键:从下一行继续
            time.sleep(1)            # 短暂冷却

run_resilient_task()

核心思路:

  1. try/except 包住整段任务;
  2. 出错时把“进度变量”加 1,而不是从 0 开始;
  3. 打印 traceback,方便事后复盘。

实际效果:一次 10 000 页的商品爬虫,从原来需要人工值守 5 小时,变为夜里挂机 30 分钟自动跑完。


不改源码也能修第三方库的“热补丁”

场景:

  • 上游 SDK 的 retry 逻辑有 bug,每次失败都会无意义地等待 60 秒;
  • 项目已上线,无法等官方发版,更不能把整个库 fork 一份。

做法:在运行时替换目标函数,俗称 monkey patch。

import some_library.module as m

def patched_function(*args, **kwargs):
    print("Hijacked!")
    return "Custom Result"

m.original_function = patched_function

注意点:

  • 替换动作必须在第一次调用前完成;
  • 只改方法体,不改方法签名,降低副作用;
  • 在补丁处加注释,方便后续移除。

我用这招临时修过一个支付网关 SDK,上线当天完成,三天后官方发新版再把补丁删掉,整个过程对业务透明。


零准备就能追溯每一步的“事后审计日志”

场景:

  • 脚本误删文件,却不知道哪一行执行了删除;
  • 遗留代码更新数据库,但没有任何日志。

做法:利用 sys.settrace 在运行时打印每一次函数调用。

import sys, time

def trace_calls(frame, event, arg):
    if event == "call":
        code = frame.f_code
        print(f"{time.strftime('%H:%M:%S')} - Calling {code.co_name} "
              f"in {code.co_filename}:{frame.f_lineno}")
    return trace_calls

sys.settrace(trace_calls)

def my_func():
    print("Doing something risky...")

my_func()

把这段代码放在脚本最前面,就能在控制台看到时间戳、函数名、文件路径、行号。
事后排查时,把输出重定向到文件,再用
grep 搜索关键字,比翻代码快得多。


把常用小工具做成自己的“随身标准库”

场景:

  • 每次新建项目都要复制粘贴 slugify、is_json 这些小函数;
  • 时间一长,不同项目里的版本开始分叉,调试时搞不清哪个才是最新。

做法:

  1. 在 home 目录建 ~/python_utils/
  2. 把通用函数按模块放好,例如 logging.pytext.py
  3. .bashrc.zshrc 里加一行:
export PYTHONPATH="$PYTHONPATH:$HOME/python_utils"

以后在任何脚本里直接:

from my_helpers.logging import debug_log

好处:

  • 真正的“一次编写,到处使用”;
  • 版本统一,升级只需改一处;
  • 脱离任何特定项目,换电脑也能带走。

用 argparse 让脚本秒变正经命令行工具

场景:

  • 脚本参数一多,位置顺序就记不住;
  • 同事运行时报错,总把第四个布尔值传反。

做法:把位置参数改成可读的标志。

import argparse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input', required=True)
parser.add_argument('--verbose', action='store_true')
parser.add_argument('--workers', type=int, default=1)
args = parser.parse_args()

print(args.input, args.verbose, args.workers)

运行示例:

python myscript.py --input=data.csv --verbose --workers=4

进阶:

  • 给常用组合起 shell 别名,例如 alias sync-dev="python sync.py --env=dev --verbose"
  • 写 README 时直接贴命令,新人 30 秒就能上手。

给任意函数加“透视眼”的 @debug 装饰器

场景:

  • 数据管道有 5 层转换,输出结果异常,却不知道哪一步出错;
  • 不想在每一处都写 print,污染代码。

做法:写一个装饰器,自动打印函数名、参数与返回值。

def debug(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f"[DEBUG] Calling: {func.__name__}")
        print(f"[DEBUG] Args: {args}, Kwargs: {kwargs}")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print(f"[DEBUG] Result: {result}")
        return result
    return wrapper

@debug
def add(a, b):
    return a + b

add(5, 3)

效果:

  • 一行注解即可启用/关闭调试信息;
  • 对性能几乎无影响,上线前去掉装饰器即可。

三分钟搭一个一次性 HTTP 服务的 Flask 捷径

场景:

  • 需要给前端同事临时接口返回 mock 数据;
  • 内网工具需要一个极简 webhook 接收点;
  • 把机器学习模型包成 REST API,但不想上重量级框架。

做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echo', methods=['POST'])
def echo():
    data = request.json
    return {'received': dat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port=5000)

运行后,POST JSON 到 http://localhost:5000/echo 即可收到回显。
用完即走,不留下冗余配置。


写在最后

以上七个技巧的共同点是:

  • 不依赖特定业务,几乎任何项目都能用;
  • 实现成本低,复制粘贴即可运行;
  • 省下的时间可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逻辑上。

如果你刚把它们加入日常开发,大概率会遇到“为什么没早点知道”的懊恼——别慌,这正是成长的信号。把这些片段沉淀为自己的工具箱,下次写脚本时,你会多出几分从容。

相关推荐

前端最常用的25个正则表达式,代码效率提高 80%

在日常开发中,正则表达式是非常有用的,正则表达式在每个语言中都是可以使用的,他就跟JSON一样,是通用的。在日常开发中,了解一些常用的正则表达式,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例如字符串的匹配表单项的格式校...

如何使用正则表达式和 Python 匹配不以模式开头的字符串

需要在Python中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不以给定模式开头的字符串吗?如果是这样,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语法来查找所有的字符串,除了那些不以https开始的字符串。r"^(?!https).*&...

Python中使用re模块实现正则表达式的替换字符串操作

#编程语言#我是"学海无涯自学不惜!",关注我,一同学习简单易懂的Python编程。0基础学python(83)Python中,导入re模块后还可以进行字符串的替换操作,就是sub()...

10分钟快速掌握正则表达式

什么是正则表达式,英文名字regularexpression。其实说人话就是:用有限的符号,表达无线的序列。字面量创建正则表达式letstr="jasonlee2023"l...

C语言中使用正则表达式

POSIX规定了正则表达式的C语言库函数,参见regex(3),我们已经学了很多C函数的用法读者应该具备自己看懂man手册的能力C语言中使用正则表达式一般分为三步:1.编译正则表达式regco...

jmeter(十五)-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正则表达式提取器(RegularExpressionExtractor)sampler请求的服务器响应结果中通过正则表达式提取值所需值,生成模板字符串,并将结果存储到给定的变量名中。界面如下:Ap...

浅学python | 使用正则表达式对象处理字符串

分享兴趣,传播快乐,增长见闻,留下美好!亲爱的您,这里是LearningYard学苑。欢迎大家继续访问学苑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Python的知识。Shareinterest,spread...

Rocky Linux 9常用命令备忘录(不定时更新)

RockyLinux9常用命令备忘录(不定时更新)大家好,我是星哥,上次介绍了<RockyLinux9系统安装配置图解教程并做简单配置>:https://mp.weixin.qq...

Python教程(十一):循环控制 – break、continue和pass

昨天,我们探索了for循环和range()函数。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三个强大的工具来控制循环内部的流程:break、continue和pass。这些命令让您能够:停止循环(break)...

pip常用命令,学Python不会这个寸步难行哦(26)

小朋友们好,大朋友们好!我是猫妹,一名爱上Python编程的小学生。欢迎和猫妹一起,趣味学Python。今日主题学习下pip的使用。pip什么是pippip全称PythonPackageIndex...

Python轻松实现markdown转网页,完美支持mermaid图表、latex公式

1简介大家好我是费老师,markdown作为经典易用的文档格式,随着近几年AI大模型的普及,更是成为了大模型内容输出的标准内容格式。针对markdown格式的内容,使用Python中的一些宝藏库,我...

写 Python 七年才发现的七件事:真正提高生产力的脚本思路

如果你已经用Python写了不少脚本,却总觉得代码只是“能跑”,这篇文章或许会刷新你对这门语言的认知。以下七个思路全部来自一线实战,没有花哨的概念,只有可落地的工具与习惯。它们曾帮我省下大量无意义...

Python sys模块使用教程

1.知识导图2.sys模块概述2.1模块定义与作用sys模块是Python标准库中的一个内置模块,提供了与Python解释器及其环境交互的接口。它包含了许多与系统相关的变量和函数,可以用来控制P...

Python开发效率翻倍!47k星神器uv实测真香

在日常Python开发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多版本切换复杂-项目间Python版本冲突频发环境管理繁琐-手动创建/激活虚拟环境效率低下依赖安装缓慢-每次pipinstall都像在抽...

如何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 Python 依赖项

对于任何软件项目,管理依赖项是确保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否则,应用程序可能会出现故障。同样,从事Python应用程序开发的开发人员需要各种库和包,这些被称为依赖项,以完成项目的功能并正确运行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