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机器学习中集成学习( Bagging, Boosting和Stacking)简介和示例

itomcoil 2024-12-28 13:34 16 浏览


什么是集成方法?

集成方法是通过建立一组独立的机器学习模型,组合多个模型的预测对类标签进行预测的方法。这种策略组合可以减少总误差,包括减少方差和偏差,或者提高单个模型的性能。

在这里,我使用来自Kaggle的“红酒质量”数据(https://www.kaggle.com/uciml/red-wine-quality-cortez-et-al-2009)来演示集成方法。“Quality”是我们的目标变量。我唯一要做的预处理就是将10分制的评分转换为3个分类级别,“ 1”,“ 2”和“ 3”分别代表“好”,“中”和“差”。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import data
wine = pd.read_csv('winequality.csv')
#preprocess data
def getquality(x):
    if x > 6.5:
        return 1
    elif x < 4.5:
        return 3
    else:
        return 2
wine['quality'] = wine['quality'].apply(getquality)
#seperate features and target variable
x = wine.drop(['quality'], axis=1)
y = wine['quality']
#split into train and test data
xtrain, xtest, ytrain, y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1)
#copy code to deal with SettingWithCopyWarn
xtrain = xtrain.copy()
xtest = xtest.copy()
ytrain = ytrain.copy()
ytest = ytest.copy()

机器学习模型1:

默认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的准确性得分是0.815625。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model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model.fit(xtrain, ytrain)
model_pred = model.predict(xtest)
#see prediction result
print('Accuracy Score: {0:6f}'.format(model.score(xtest, ytest)))

Bagging

所谓的bootstrapping aggregation,其思想是在随机不同版本的训练数据上训练许多基础模型。每个模型拥有一票表决权,并且无??论预测准确度如何,都做相同的处理,然后对预测变量进行汇总以得出最终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Bagging后结果的方差会变小。例如,随机森林是Bagging方法中最著名的模型,它将决策树与Bagging理念结合在一起。

我们通常在每一轮中使用bootstrapping方法(替换样本)从原始样本集中提取训练子集。因此,在训练集中,有些样本可能被多次使用,而有些样本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这使得训练子集是独立的。

模型的选择没有限制,我们根据所面临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分类器或回归器。每个预测模型都可以由训练集并行生成。它们同等重要,所占比重相同。在合并输出后,我们对分类问题使用多数投票,对回归问题使用平均投票。

机器学习模型2:

我们没有建立随机森林分类器,而是将决策树与BaggingClassifier()结合使用,得到了0.856250的准确率。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BaggingClassifier
model = BaggingClassifier(base_estimator=clf, random_state=0)
model.fit(xtrain, ytrain)
model_pred = model.predict(xtest)
#see prediction result
print('Accuracy Score: {0:6f}'.format(model.score(xtest, ytest)))

Boosting

boosting和bagging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boosting并不会同等的对待基础模型,而是通过连续的测试和筛选来选择“精英”。表现良好的模型对投票的权重更大,而表现较差的模型的权重更小,然后将所有的投票组合得到最终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boosting后结果的偏差会变小。例如,Adaboost和Gradient boost是boosting方法中最常用的模型。

一般情况下,每一轮的训练集保持不变,但在boosting轮次结束时,模型中每个样本在训练集中的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迭代过程,它更关注(增加权重)以前错误分类的记录,而忽略(减少权重)前一轮中正确的记录。换句话说,它可以将弱学习者的表现提高到强学习者的水平。

与bagging不同,每个预测模型只能顺序生成,因为后一个模型的参数需要前一个模型的结果。汇总模型后,我们对分类问题使用多数投票,对回归问题进行平均。

机器学习模型3: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给我们的准确率评分为0.846875,也高于没有boost的准确率。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model =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random_state=0)
model.fit(xtrain, ytrain)
model_pred = model.predict(xtest)
#see prediction result
print(‘Accuracy Score: {0:6f}’.format(model.score(xtest, ytest)))

Stacking

对基础模型(弱学习者)的结果进行平均或投票相对简单,但是学习误差可能很大,因此创建了另一种学习方法(Stacking)。Stacking策略不是对模型的结果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而是在模型外增加一层。

因此,我们总共有两层模型,即通过预测训练集建立第一层模型,然后将训练集预测模型的结果作为输入,再对第二层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结果。基本上,Stacking可以减少方差或bagging/boosting的偏差。

机器学习模型4:

StackingClassifier()的准确率得分为0.875000。虽然与第1层模型相比,它不是最高的,但它成功地提高了决策树和KNN的性能。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mlxtend.classifier import StackingClassifier
#build two layer models using stacking
layer1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KNeighborsClassifier(), RandomForestClassifier(random_state=0)]
layer2 =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random_state=0)
model = StackingClassifier(classifiers=layer1, meta_classifier=layer2)
model.fit(xtrain, ytrain)
model_pred = model.predict(xtest)
#see prediction result
print(‘Accuracy Score: {0:6f}’.format(model.score(xtest, ytest)))

最后

从混淆矩阵中,我们发现对于所有模型而言,葡萄酒的中等级别(第二行)确实很难预测。但是,葡萄酒的差等级(第三行)更容易识别。

尽管我们能够在不理解场景背后的情况下构建模型,但是仍然建议您了解每个机器学习模型是如何工作的。因为只有对一个模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才能有效地使用它,并解释它是如何正确地做出预测的。

相关推荐

CentOS7服务器,这样搭建Tensorflow很快!我可以提前去吃饭了

CentOS7搭建Tensorflow框架凡是我相信的,我都做了;凡是我做了的事,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去做的。WhateverIbelieved,Idid;andwhateverIdid,...

python2.0和python3.0的区别(python2.7和3.7哪个好)

Python3.0是Python语言的一次重大升级,与Python2.x系列存在许多不兼容的改动。以下是两者核心区别的全面总结,按重要性和使用频率排序:一、最关键的破坏性变更特性Pyth...

体验无GIL的自由线程Python:Python 3.13 新特征之一

全局解释器锁(GIL,GlobalInterpreterLock)是Python中备受争议的特性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Python是一种线程安全的编程语言,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

Python 3.8异步并发编程指南(python异步调用)

有效的提高程序执行效率的两种方法是异步和并发,Golang,node.js之所以可以有很高执行效率主要是他们的协程和异步并发机制。实际上异步和并发是每一种现代语言都在追求的特性,当然Python也不例...

Python测试框架pytest入门基础(pytest框架搭建)

Pytest简介Pytestisamaturefull-featuredPythontestingtoolthathelpsyouwritebetterprograms.T...

Python学不会来打我(8)字符串string类型深度解析

2025年全球开发者调查显示,90%的Python项目涉及字符串处理,而高效使用字符串可提升代码效率40%。本文系统拆解字符串核心操作,涵盖文本处理、数据清洗、模板生成等八大场景,助你掌握字符串编程精...

windows使用pyenv安装多python版本环境

官方的介绍。pyenvletsyoueasilyswitchbetweenmultipleversionsofPython.It’ssimple,unobtrusive,an...

Python 中 base64 编码与解码(Python 中 base64 编码与解码生成)

base64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加密方式,在Python中有专门的库支持。本文主要介绍在Python2和Python3中的使用区别:在Python2环境:Python2.7.16(d...

Python项目整洁的秘诀:深入理解__init__.py文件

当你发现项目中import语句越来越混乱时,问题可能出在缺少这个关键文件上作为一名Python开发者,我曾深陷项目结构混乱的困境。直到真正理解了__init__.py文件的价值,我的代码世界才变得井然...

如何把一个Python应用程序装进Docker

准备容器无处不在,但是如何在Docker容器中运行Python应用程序呢?这篇文章将告诉你怎么做!如果您想知道,这些示例需要Python3.x。在深入讨论容器之前,让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我们想要封装的...

python中数值比较大小的8种经典比较方法,不允许你还不知道

在Python中比较数值大小是基础但重要的操作。以下是8种经典比较方法及其应用场景,从基础到进阶的完整指南:1.基础比较运算符Python提供6种基础比较运算符:a,b=5,3...

Python程序员必看3分钟掌握if语句10个神技,第5个99%的人不知道

同事因为写错一个if被开除?全网疯传的Python避坑指南,看完我连夜改了代码!一、新手必踩的3大天坑(附救命代码)技巧1:缩进踩坑事件ifTrue:print("这样写必报错!...

为什么Python里遍历字符串比列表慢?3个底层原因揭秘

用字符串处理文本时,你可能正悄悄浪费性能。在日常Python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遍历字符串和列表。但你是否注意过,当处理海量数据时,遍历字符串的速度明显比列表慢?这背后隐藏着Python设计的深层逻辑...

记录Python3.7.4更新到Python.3.7.8

Python官网Python安装包下载下载文件名称运行后选择升级选项等待安装安装完毕打开IDLE使用Python...

Python3中最常用的5种线程锁你会用吗

前言本章节将继续围绕threading模块讲解,基本上是纯理论偏多。对于日常开发者来讲很少会使用到本章节的内容,但是对框架作者等是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频的面试常见问题。私信小编01即可获取大量Pyth...